(资料图)
近日在本栏写了两篇反对日本倾倒福岛核污水的文章,收到一些读者反映,内地朋友M哥特地打电话给我,说他很喜欢去日本,认为日本人做事认真尊重科学,不明白为何会做出核污水倾倒大海这种损人不利己之事。中日隔海相邻,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,无论政府或民间,相互关注对方是很正常的事情。我告诉M哥,文章只是就事论事,其实我和他一样也喜欢日本。
我的出国旅游经验不算多,日本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国家,迄今唯一一次和太太说走就走的外游就是圣诞节去北海道,从东京到京都、奈良、大阪、神户,从北海道到四国,有些地方更不只去过一次,而且还想再去。
最近一次去日本旅游是四年前的早春二月,参加四国的五天团,我们从香港直飞大阪关西空港,到神户的酒店住一晚。二月的晚上寒意袭人,泡露天温泉是一种享受。第二天乘坐旅游巴经过著名的明石海峡大桥,这座一九九八年通车的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吊桥,全长三千九百一十一米,主跨一千九百九十一米,我们参观了“桥的科学馆”和附近的孙文纪念馆。站在大桥上眺望大阪湾和濑户内海,东面隔着东海就是中国。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对神户商界团体发表演讲的情形,七年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“九一八”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,往事如烟,令人感慨。
进入四国第一站是到德岛阿波舞会馆欣赏当地的阿波舞,这是一种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舞蹈,以往在日本大型巡游的电视镜头上看到过,第一次近距离欣赏,对服饰、舞姿、音乐都留下深刻印象。我们还去了栗林公园,那里有点宫廷园林的风格,似乎有一点苏州园林的影子,但湖中的小舟和船夫明显是道具,我不是太喜欢。
我们还游了大小步危,这里远离尘嚣,有溪谷激流,据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泛舟圣地,但这个季节没有游客下水,我们的团友有老有小,没有人想要试试,而对走过摇晃的蔓桥就很感兴趣。
行程还有“日本第一名城”之称的姬路城,我不只一次游览这座四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建筑群,来到这里总会想一个问题,这座极具特色的日本古城在二战美军大规模空袭中幸免于难,究竟是美军手下留情,还是日本人认为的,这就是一座“不战不烧之城”?日本在二战捱了美国两颗原子弹,战败后被麦克阿瑟的军队占领和接管长达六年,现在美日同盟说得天花乱坠,但以日本的民族性,很难对美国人感恩。
除了城市整洁、山川秀丽、美食诱人,还有到处笑容和周到服务,都令人留下美好体验,难怪不少游客去了又去。曾经发生一件小事,一次在富士山附近一家小店吃三文治,发现两片夹炒鸡蛋的面包片竟然已经发霉,我立即投诉,老板娘过来一看,立即将三文治倒进垃圾桶,极速换上一客刚做好的三文治加一杯饮料,不收费,还在我面前不停鞠躬道歉不肯离开,导游说老板娘怕你去投诉,请你原谅,我点头说算了。日本人做事总是追求尽善尽美,在旅游业方面有很多值得香港和内地学习的地方。
回到上文提到日本为何要做出把核污水倾倒大海这种自私行为,我认为可能和日本民族性的另一面有关。日本人对岛国生存环境,包括经常台风地震、缺少矿产资源等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。福岛核洩漏再次对日本的生存环境敲响警钟,而储存数百万吨核污水的一个个巨型水槽,万一有一天发生意外,令这些核污水再次洩漏,将会酿成另一场巨大灾难。这几百万吨核污水一天存在,日本政府就一天睡不好觉,全部倒进大海,一了百了。当然,从此之后,日本对海外游客还会不会一如既往有那么大的吸引力,对周边国家和地区,包括日本自己的水产品和农产品行业会有多大影响,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,这些问题对日本当局来说,都并不重要。到目前为止,日本设立四十五亿核污水补偿基金支援当地受影响渔民,却没有承诺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潜在受害人提供任何赔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