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成都7月28日电 题:成都大运村的“慢生活”与“快节奏”
(相关资料图)
作者 单鹏 王利文
连日来,来自世界各地的大运会代表团相继入驻成都大运村。在这里,“慢生活”与“快节奏”交织,共同谱写一曲“青春之歌”。
入住成都大运村不到2天,美国田径教练史蒂文·安东尼(Steven Anthony)就调整了时差、适应了在成都的生活。28日清晨,他早早起床,在成都大运村宽阔干净的道路上晨跑,“这是我生命中感到的最安全的一次晨跑。”他感慨说,在成都,目之所及皆是惊喜。
成都是“慢生活”的代表,以美食而闻名。在成都大运村运动员餐厅,运动员及教练员、代表团官员们能够品尝数百道中华、欧陆、亚洲、地中海等风味的菜品。中新社记者26日“进村”探访,看到两个运动员餐厅均开放两层空间,总面积约17000平方米,共设4340个座位,主菜品实行7天一轮换,设置中华美食、欧陆风味、亚洲风味、地中海风味和现场明档五个主餐窗口,还有蔬菜沙拉、水果点心、各种饮品。餐厅每天从清晨5点运营到凌晨1点,提供20小时不间断供应。
7月26日,运动员在餐厅选取菜品。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谈起食物,史蒂文·安东尼毫不掩饰对大运村美食的喜爱,“餐厅里食物琳琅满目,既有我喜欢的亚洲食物,也有炸薯条。”他打趣说,自己最大的心事是大快朵颐后会身材走样。
为了让外国运动员感受四川美食文化,成都大运村提供了鱼香肉丝、回锅肉、宫保鸡丁等川菜经典。“虽然川菜比较辣,但我还是大胆尝试了一些地道川菜,它们都十分美味。”阿根廷体操运动员朱利安·埃泽基尔(Julian ezequiel)说,成都美食将是他这次大运之旅的美好回忆。
逛文化集市、参观艺术中心或购买大运会周边,是很多运动员在成都大运村体验中国文化的选择。也有不少运动员通过学汉语来充实生活。在“汉语桥”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,荷兰羽毛球运动员马哈茂德·阿拉姆(Mahmoud Aram)根据电脑提示,一笔一划地在电子屏幕上写出汉字“福”。在志愿者的帮助下,他还专门下载了电子版“大运汉语100句”来学习汉语。
“汉语很难,但无法阻挡我对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喜爱。”马哈茂德·阿拉姆说,中国人热情友好,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,他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汉语日常问候语。作为一名参加过东京奥运会的羽毛球运动员,马哈茂德·阿拉姆十分崇拜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和谌龙,并时常观摩他们的比赛视频。
在成都大运村的“慢生活”下,仍能感受到紧张的备赛氛围。在健身中心,不少运动员对着训练器材挥汗如雨。朱利安·埃泽基尔进行了力量训练,脱去外套的他露出健硕的肌肉,涂着镁粉、长满厚茧的双手见证了他的努力。成都大运会上,他将参加男子体操个人全能项目,获得决赛资格是他最大的期待。
7月27日,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,参赛运动员在健身房进行赛前训练。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西班牙6名跆拳道运动员于26日抵达成都大运村,27日就进行了首次赛前训练。为了节省时间,他们甚至没有前往跆拳道比赛场馆,直接在成都大运村的一块室内篮球场进行训练。“我希望能一路打进决赛。”谈到比赛目标,西班牙跆拳道运动员亚历杭德罗·洛萨达(Alejandro Losada)说。
7月27日,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,来自西班牙的跆拳道选手进行赛前训练。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“波兰队很有实力,巴西队也不错,但我们相信自己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。”接受采访时,首次来到成都的伊朗排球运动员摩拉巴西·阿米尔哈桑(Molaabasi Amirhasan)显得信心十足。这位大学生运动员希望日后能进入伊朗国家男子排球队,延续排球生涯。
大运会不仅是全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同台竞技的赛场,更是全世界青年文化交流、增进友谊的舞台。摩拉巴西·阿米尔哈桑身上,别着一枚巴西的纪念章。他说,这是一位巴西跆拳道运动员赠送给他的礼物,“这位巴西运动员是我的好友,他将向金牌发起冲击,我对他充满信心。”